青島的“藍色經驗”給臺州帶來啥啟示?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							
	
				
							
		
	
	
			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	 一根海帶串起了一條藍色經濟產業鏈
 在采訪中,記者曾聽到這樣的聲音,“藍色經濟多為高新產業,科研成果轉化率較低,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不大。”
 如何刻錄“藍色經濟”升級版?記者在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里找到了答案。
 在這里,看似不起眼的海藻,經過浸泡、破碎、提取、凈化漂浮,提取出海藻酸,進而制作成不同種類的海藻酸鹽。漂浮后的廢渣,成了海藻有機生物肥;浸泡液凈化后,有了食用有機碘及鹽藻多糖……
 一根海帶,串起一條產業鏈,其產生的市場價值提高了數百倍。
 誠然,當前新一輪的海洋競爭已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海洋競爭,海洋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在海洋競爭中將占據主導地位。
 人盡其才,百事俱舉。青島市發改委藍辦政策規劃處副調研員李濤拋出這樣一組數據:青島是全國海洋科技力量的“富集區”,涉海的高新技術人才占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一。新的一年,青島早已吹響“藍色人才”集結號。